攻克柑橘重大病虫害防治难题

发布时间:2025-06-23 17:13:00

阅读量 : 51

基于极目无人机全球专利常温弥雾喷头技术,聚焦探究农业无人机在柑橘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,尤其针对红蜘蛛、青苔、木虱等难以防治的重大病虫害,验证方案包括不同药剂组合、施药参数对病虫害防治效果、农药利用率、果实品质以及雾滴沉积分布等方面的影响,旨在为柑橘种植产业提供科学有效的飞防技术方案和数据支持,推动产业的绿色、高效发展。


一、柑橘红蜘蛛防治

在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区,选择柑橘株行距为2米*3米,株高为1.8米,冠幅为80厘米,树龄为5年,树形为自然开心型,品种为沃柑。极目无人机2021版(全地形),飞行参数为飞行高度2.5米,飞行速度1.4m/s,喷幅2.5m,雾化等级40um,亩喷量6升,作业面积0.1亩,喷头类型为迷雾。雾滴密度上、中、下部水敏纸的单位厘米上的水滴均超过20粒,达到行业标准要求,能有效的防治柑橘红蜘蛛。


二、高效防治柑橘灰霉病

在湖南省芷江县芷江镇麻缨塘村,选择柑橘(冰糖橙),树龄15年,株行距3m*4m。

2021版全地型3.15版极目无人机,作业高度2.2米,喷幅2米,作业速度3米/秒,雾滴粒径30微米,喷液量5升/亩。同时采用3WBD- 18N 电动喷雾器(空心锥,工作压力0.2-0.3MPa)喷雾进行对比。

在末次药后14天(谢花期),无人机喷雾处理防效显著高于人工喷雾。在末次药后40天(幼果期),无人机喷雾处理防效显著高于人工喷雾。并且试验过程中,无人机施药的柑橘生长正常,未观察到药害现象。


02-1.png

无人机施药

02-2.png

雾滴测试卡

02-3.png

1次药前试验区

02-4.png

2次药前试验区

02-5.png

2次药后14天灰霉病发病

02-6.png

2次药后40天药剂处理

三、解决柑橘叶背面病虫害防治难题

针对南方山地丘陵柑橘园病虫害发生严重,特别是寄存于果树叶片背面的病虫害防治困难,果树人工喷雾作业效率和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,极目无人机凭借双峰弥雾技术,在江西抚州南城柑橘种植区进行施药,分析柑橘冠层中雾滴沉积分布效果,尤其是分析叶片背面的沉积效果,验证了无人机在果园植保作业的适用性,为密集冠层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提供指导和意见。

通过观察发现,雾滴体积中值直径在90-130um范围内,粒径较小且雾化程度较好。在柑橘树冠层上部、中部和下部叶片正面和背面的雾滴沉积密度均能达到20滴/cm²以上。在果园喷雾作业中,雾滴在柑橘树冠层上部、中部和下部均能有效沉积,极目植保无人机可有效提升果树叶片背部雾滴沉积比例,改善农药雾滴在果树叶片背部的沉积效果。